以航天系统工程思维推动会计基础标准规范建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会计基础标准规范坚持航天系统工程方法与理论,运用系统工程学科的理念,引入新方法和新工具,适应航天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既注重精细化,又注重规范化、实效性,充分发挥了标准化体系在推进财金管理能力提升中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为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公司以管理创新支撑科技创新,开展会计基础标准规范建设,推动会计基础工作向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目标迈进。
一、会计基础标准规范的建设背景
(一)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的需要
集团公司第七次工作会明确提出,要适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要求,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未来三年要以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为目标,逐步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世界一流的企业集团需要世界一流的财务管理,对标世界先进企业,集团公司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具有航天特色的会计基础工作标准规范,依托通用的数据标准、流程标准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简化原有传统的、复杂的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及有效性,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通过持续优化会计信息质量及核算规范化水平,促进集团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提供有力保障。
(二)解决从财务会计制度到实际操作“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需要
集团公司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定位于顶层制度层面,体现了对国家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但具体业务的核算操作指南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有必要建立一套层次清晰、结构科学、重点突出的会计基础标准规范,解决从财务会计制度到实际操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好地规范和指导各级单位在实务中的操作和处理,有效解决政策落地问题。
(三)提升财务核算效率的需要
图1 集团公司会计基础标准规范
近年来,集团公司统一制定并发布了《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科研事业单位重要会计制度》《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等会计核算办法。在执行集团公司制度和规范的过程中,集团公司各级单位建立了相关财务核算管理办法,据统计,已建立标准的单位数量为259个、占比43.7%,其中标准固化的单位有138个、占比23.3%;建立了财务核算、生产过程管控、资产管理、采购、生产、销售闭环等管理流程,建立流程的单位个数初步统计为232个、占比39.1%,其中流程固化的单位有159个、占比26.8%。
会计基础标准建设程度的不同使得不同行业、不同单位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存在差异,整体核算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财务业务量激增及日趋复杂化呼吁流程梳理与再造,通过打造适应“共享时代”的财务模式提升财务核算效率,以适应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
(四)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发挥决策支持作用的需要
集团公司单位属性多、行业分布广、业务形态复杂、管理层级长,同时,传统分散化的会计核算模式导致财务人员长期陷于财务核算等低附加值的工作,无法对集团公司各业务流程进行深入了解,为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支撑。在财务活动日益复杂、集团经济规模日益扩大的今天,打通业务与财务的壁垒,使业务部门高效获取准确、可靠的财务数据,提升决策支持和价值创造能力、助推财务管理向价值创造型转变,需要集团公司转变财务管理模式,通过构建会计基础标准规范提升财务工作的价值创造能力。
二、会计基础标准规范的建设内涵和主要做法
集团公司以系统工程思维为指导,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会计基础标准规范建设,以问题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抓手,有效结合集团公司经济业务事项,提升集团公司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的耦合性, 实现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
(一)突出航天系统工程理论理念,构建会计基础标准规范
在会计基础标准规范制定过程中,充分借鉴系统工程理论,以“坚持先进引领、强化管控能力、注重结合实际、提升规范水平”为原则,确立了“六个统一”(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政策、统一核算规则、统一流程标准、统一控制标准、统一数据标准)和“两个面向”(面向业财融合、面向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总体目标;形成了“3+2+1+1+1”目标成果,即3套会计科目体系标准(企业、事业、基建)、2本会计核算手册(企业、事业)、1套财务主数据标准、1套通用财务核算流程标准、1套通用表单标准,构建了贯穿于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筹融资管理、投资管理、税务管理等在内的财务管理各个领域,层次清晰、内容完整、重点突出的会计基础标准规范(见图1)。
文章来源:《电站系统工程》 网址: http://www.dzxtgczz.cn/qikandaodu/2021/0302/364.html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中网络命令的运用
下一篇:船企科研项目动态风险管理研究